一、北養南調的蛋雞養殖格局已被打破
東北是我國傳統的蛋雞養殖區,從九十年代初就擁有全國最大的養殖量,但現在由于幾大原因,顯得有些被超越了:
(一)交通運輸環節的巨大改善
暢通的道路使飼料主要原料一玉米的運輸變得便捷,而且成本費用也在降低。
(二)科技的進步
濕簾風機技術的應用與成熟,使得南方飼養蛋雞變得容易。
(三)市場需求的變化
雞蛋的消費市場主要在南方,南方養雞特別是現代化集約化養雞發展得非常迅速;同時由于咱們東北的蛋雞養殖起步比較早,現在籠具設備都使用了10多年甚至20來年,也處在一個設備升級換代的坎上。所以,總體來講:東北過去是糧食主產區轉化為蛋雞主產區,而現在的蛋雞產量上是在不斷萎縮的。
根據國家公布的監測數據來看,目前我國雞蛋主產或者產量靠前的幾個省主要是河南、山東、河北、江蘇、四川、湖北。對于全國而言,雞蛋的產量比較穩定,變化的幅度也不大。
主要還是受商品蛋雞的存籠影響,無論雞蛋價格還是雛雞價格,當然往上波及到祖代和父母代的價格,最終還是圍繞終端在不斷波動之中的情況。
三年周期的規律,由于客觀—疾病影響、相對大環境和國家政策的影響,有延后或提前現象,已經不是非常規律的三年周期了。
二、目前國內蛋雞的存欄量以及虧盈情況
據個人理解,整個蛋雞的行業最終決定或者說受影響更大的還是我們行業本身,產業鏈從祖代→父母代→商品代,這個產業鏈的變化上面。
(一)祖代場情況
祖代年供應量,2015年受美國封關的影響,從美國進口祖代基本停了,國產祖代雞上量較快。據畜牧協會監測到的數據,至8月底全國存欄的祖代也在50多萬套,可是理論上只需要30多萬套就完全可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了。現實飼養量超過了理論需求的近兩倍量,對整個祖代場來說是不可能盈利的,即使是國產的祖代,雖然減少了引種的高額成本,但同樣有大量飼喂育種培育投入,所以盈利也是不可能的。
(二)父母代場情況
今年從目前監測情況來看有所改善,尤其三季度補欄在下降,目前有1800多萬套,理論上只需要1500萬套就基本上能滿足國內商品苗的需求。
(三)商品苗的供求情況
今年整個一年下來,基本上處于微利或微虧狀態。全年預測,從監測數據看:父母代場進入7月份以后特別是今年3月份以后,入孵率都沒超過百分之五十六十以上的,這個比例充分說明問題。實際中國有十億只在產蛋雞就能滿足市場雞蛋的需求,而實際上更新的商品代雞苗超過十一億甚至達到十二億只。同時隨著國家疫病防控技術的提高,大規模群發病特別是高致死病相對比以前少,帶來的好處是:成活率高,產蛋雞也就肯定多;還有就是專業化育成雞場的興起,大大提高了雛雞的成活率和為蛋雞高產性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,總之,科技進步也在降低雛雞的需求量。
(四)雞蛋的市場供應情況
在這種背景下(祖代過了近倍量,父母代過量五分之一以上,商品代受很多因素影響處于不太穩定的狀態),可以想見市場,尤其是局部市場表現出來價格波動情況是不可避免的。
1、從全國整體上看,雞蛋基本上能完全滿足國內需求,但局部不平衡,有些地方,短期、少量、局部價格不錯。
2、局部發病也有些差異,盡管烈性病發的不多,但其它病影響還是不少。
事實上,大家都已經看到:價格老是達不到持續贏利的一個狀態。換句話說,蛋雞這個行業幾乎無法實現連續、持續的贏利。主要是市場不穩定,行業缺乏很有效的調控措施,說是市場經濟,實際上是市場自由經濟,門檻不高。
三、推進中國蛋雞養殖規模發展的主要動力
中國商品蛋雞行業,個人看法基本上滿足了市場需求,但是會出現局部或階段性的過剩,從而導致處于微利或微虧狀態。像2013年的高盈利的行情,將來會不會發生?個人判斷越來越難發生。所以大家可能也納悶,為什么在這個微利的行業還有那么多的人往里擠、擴大生產規模、建大型養殖場,那又是為什么呢?
作為行業將來趨勢看,現在應該說一個基本判斷,我們國家目前雞蛋還基本上70-80%來源于5萬羽以下的飼養規模農戶養殖場,現在10萬羽以上的規模養殖場供應市場的雞蛋不足20%。相對于5萬、10萬以上的大規模雞場而言,小規模的養殖場社會資源配置、疫病防控等上面還是相對有些差距的。
中國蛋雞行業正處于快速變革的階段,變革的趨勢是從相對小規模逐漸向大規模發展,主要是有如下幾個動力在推動。
(一)行業發展的需要
回顧一下中國蛋雞發展的過程,從最早的庭院家庭養殖到國有菜籃子工程到大量個體養殖場的興起,基本上處于一個自由發展的階段。
新興的大規模的養殖場,是符合社會發展進步的趨勢。做大做強是社會發展的趨勢,每個行業都是這樣。
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國家的鼓勵和支持。我們國家從2010年開始,陸續推廣農業化標準示范基地,已經先后搞了三個批次,獲得全國標準化示范蛋雞場批復的將近500多家。還有各地方、省市自己搞的標準化場,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建標準化廠房,就有政策鼓勵和支持,這是國家政策的引導。
(二)社會發展的需要
從社會的食品安全要求、環保要求、薪資增長的情況來看,小規模場,人才難以進來、環保措施上不了、食品安全難保證,特別是向大的工廠來供貨時,會受到影響。所以說,集約化、規模化是個趨勢。
多大規模算是集約化規模化呢?國家蛋雞體系的定義是:單棟飼養量達到萬羽以上。至于是一棟還是多棟,自己量力而行。總之,萬羽以下、人工清糞、水槽飲水的,都將被淘汰,或只能在邊遠地方才有可能生存。
(三)生存發展的需要
小型場的生存比較艱難。對于小型場,最大的優勢是在他的自身上,只要你把雞養好,你的成本就可以做到一個很好的掌控。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,許多老鄉說他們養了20多年的雞從沒虧本過的,主要原因就是雞從沒有發過病。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,單純做好自家的工作(比如:把雞養好),不虧本是完全可以實現的。
社會進步到今天,市場環境在變化,市場需求多樣化,市場對產品的要求也更高,所以我們應該適應市場需求變化;再者,疫病的環境也變得更加復雜,所謂“舉世皆濁,唯我獨清”是很難做得到的。所以還必須參與到社會化生產和分工中去,尋求合作或者開辟新的營銷渠道,才有可能實現小規模場立于不敗之地。